
10月23日上午,由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动力电池智能化管理与控制”专题分会成功召开。会议现场专家报告精彩纷呈,观众热情饱满、座无虚席,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动力电池的安全、高效和长寿管理与控制是新能源载运装备高品质应用的关键,但电池应用存在状态感知能力弱、寿命预测精度差、安全预警不及时等问题,缺乏有效的智能化管理与控制方法。本次会议作为2025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2025)重要专题分会之一,聚焦当前动力电池应用的痛点问题,邀请了国内动力电池领域内高校、企业、研究院所等顶尖专家,共同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何洪文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
担任会议主席并主持会议

熊瑞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担任联合会议主席并颁发专家演讲证书
会议主席由北京理工大学何洪文教授担任,联合主席由北京理工大学熊瑞教授担任,学术联络人为北京理工大学杨瑞鑫副研究员。会议由何洪文教授和熊瑞教授共同主持。

现场演讲专家集锦
清华大学伍晖教授以“超细陶瓷纤维材料与电池安全管理”为题,介绍了超细陶瓷纤维材料的性能、研发、制备以及在电池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价值。北京理工大学吴川教授以“锂离子电池自修复策略”为题,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失效机制以及电极、电解质和界面层相应的自修复策略及验证结果。华中科技大学许恒辉教授团队宋瑞丰博士以“动力电池损伤自修复和热防护材料研究”为题,介绍了自愈合材料与热防护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在电池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COMSOL公司中国技术经理施翀以“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赋能电池技术创新”为题,介绍了电芯与电池包仿真的应用流程与实际案例。壳牌(上海)技术有限公司全球液冷技术经理张丰以“沉浸式液冷—为动力电池设计提供更多选项”为题,介绍了壳牌在沉浸式液冷领域的布局以及关键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青松研究员以“基于机械应力信号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为题,介绍了基于压力信号开展电池早期预警的实验设计、特性分析以及预警策略方法。麦特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盖方以“动力电池弹射技术:新能源汽车热失控安全的革命性突破”,介绍了电池弹射技术参数、性能、特点、优势以及实验结果,强调电池安全弹射技术的初衷是让用车更安全。重庆大学、国家(重庆)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胡晓松教授以“车用动力电池热电监控与健康管理”为题,介绍了电池系统精准热电监控和健康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北京交通大学张彩萍教授以“基于压力信号的电池管理技术研究进展”为题,介绍了基于电池压力信号建立电池长寿命和高安全管控方法的新思路。郑州大学金阳教授以“锂电池储能系统多参量监测预警与安全防护”为题,介绍了电池多源传感在电池安全状态监测方面的重要应用。
最后,何洪文教授做会议总结,他阐明了动力电池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研究的急迫性,同时肯定本次会议汇聚了各方智慧,凭借专家学者的深厚专业知识与丰富行业经验,促进了动力电池智能化管理与控制技术方案迈向新高度,对于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加强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京ICP备13022631号-3
地址:北京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四层 邮编: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