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联盟单位登录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官网
所在位置: 首页 > 重点工作 > 技术研发

技术研发

 

电动汽车联盟建立了“需求导向、联合投入、成果分享”的研发模式。

 

在国家十二五、十三五期间,联盟整合行业产学研优势资源,组织承担了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获得国家经费支持1.78亿元;同时,联盟以国家项目为牵引,围绕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低能耗技术、整车和动力电池安全技术等行业热点问题及关键技术,自筹经费6500多万元,组织开展了47共性技术课题研究,并通过组织成果分享、学术研讨、技术展览、走进企业等交流活动,将研究成果在联盟单位范围内进行了充分共享。

       联盟第一阶段2011-2013:1项国家863项目+13项共性技术课题。围绕电动化平台、动力系统及低能耗关键零部件展开研究,包括高性能动力电池、集中式电驱动、热泵空调、制动回收系统开发、轮毂电机等。

       联盟第二阶段2014-2017: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2项共性技术课题。围绕低能耗关键零部件、电动化底盘、无线充电、安全技术及整车集成和测试等展开研究 。

       联盟第三阶段2018-2021: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项共性技术课题。围绕整车及电池安全、高电压平台技术、低能耗测试评价、关键零部件年度技术跟踪及相关团体标展开研究。

 


已开展的部分课题研究:

1. 国内外纯电动汽车能耗综合水平测试评价

主要研究内容:

1)国内外电动乘用车能耗水平统计分析:对国内外主流电动乘用车(EV和PHEV,涵盖主流产品)的能耗水平进行数据调研和统计,研究车长、整备质量及其他车型特征与能耗之间关系,形成能耗水平综合分析报告。

2)典型车型能耗水平测试评价:选取国内外技术先进的典型纯电动乘用车开展能耗测试试验。在典型工况(中国城市工况、欧洲工况、高速公路工况、高低温工况等)下,测试关键部件及系统的能量流和能量效率,分析各部件及系统对整车能耗水平的影响,对比和分析国内外纯电动汽车产品之间的低能耗技术差距。

3)能耗优化技术方案及措施研究: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实现整车低能耗的技术方向和优化措施。

2. 电动汽车高电压平台技术研究及评估

主要研究内容:

1)开发满足整车高压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及样车,零部件在样车上进行匹配验证。

2) 从整车能耗、可靠性、成本、轻量化、充电效率、车桩匹配路径等多方面评估高电压平台系统的可行性及产业化状态和前景能力。

3. 电动乘用车剩余里程准确度评价试验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

1)确定电动乘用车电池安全使用的最低电量截止点(简称电量截止点)。

2)应用联盟内整车企业监测平台大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用于电动乘用车测试剩余里程的典型工况。

3)确定电动乘用车剩余里程关键评价点(如充满电的续驶里程和回家焦虑里程,关键点可多个)。

4)研究应用典型工况(包括NEDC工况)开展电动乘用车剩余里程精确度的评价试验方法。

5) 国内外典型电动乘用车剩余里程(在上述各关键评价点)准确度的实车验证试验。

6)电动乘用车剩余里程准确度评价试验方法团体标准编制

4. 电驱动总成噪声品质测试评价规范

主要研究内容:

1)测试评价方法研究:应用现代噪声测试评价理论与技术,针对电驱动总成的特点,建立电驱动总成噪声声量及声品质测试评价方法,包括物理量评价与必要的主观评价。建立适用于产品研发与产品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相应的测试项目、测试工况、试验流程、测试仪器装置的要求、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测试试验室的环境要求、数据处理要求等内容。制订相应的测试规范。

2)测试评价:应用所制订的规范,开展国内主要典型电驱动系统噪声声量及声品质评价测试,开展电驱动系统台架噪声声量及声品质水准分析,提出评价指标数值要求的建议。

3)电驱动总成噪声品质测试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编制

5. 基于可回收利用的动力电池的设计导则

主要研究内容:

1)分析动力电池单体、模块和系统在回收及梯次利用时存在的问题。

2)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提出可行的基于回收及梯次利用的动力电池单体、模块和系统的设计导则。

3) 基于可回收利用的动力电池的设计导则团体标准编制

6.动力电池日历寿命试验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

1)以车辆实际应用出发,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有针对性的试验验证。以相同的试验流程,不同的试验内容,对混合动力汽车用和纯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日历寿命进行验证和预测。

2)动力电池日历寿命试验方法团体标准编制

7.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试验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

1)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的测试和验证方法,涵盖台架和整车环境适应性研究,包括加热能力、降温能力、温度均匀能力、保温能力、能耗水平等关键性能。

2)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试验方法团体标准编制

8. 动力蓄电池单体拆解分析技术规范

主要研究内容:

1)包括动力蓄电池单体拆解分析的总体要求,作业程序、装备要求、场地要求、安全要求、存储和管理要求等内容。

2) 动力蓄电池单体拆解分析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编制

9. 后补贴时代电动汽车产品技术方案及市场需求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1) 在用电动汽车市场现状及趋势研究:对2016-2019年推广的电动汽车的产品和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细分市场下电动汽车的技术发展趋势。

(1)从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的视角,分析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不同细分领域如A00、A0、A、B、C等车型的主流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提出未来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方向。

(2)从电动汽车市场的视角,选取典型的一二三线城市、限购及非限购城市等的电动汽车用户,从用户群体特征、购买习惯、使用习惯、充电习惯等角度分析不同用户群体对电动汽车技术的市场需求。

(3)从电动汽车推广环境的视角,从推广支持政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利用率、商业模式等角度,分析未来电动汽车推广环境对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方向的影响。

2) 适应后补贴时代的电动汽车后市场走向预测及建议:结合电动汽车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考虑不同细分领域电动汽车的技术经济性、基础设施需求,从产品、技术、配套、便利性、延展服务等全价值链的角度,系统提出适应后补贴时代的电动汽车产品技术方案建议。并研究分析促进后补贴时代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建议。

10. 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充电基础设施年度技术研究(2019年、2020年)

主要研究内容:

1)跟踪研究国内外动力电池年度技术发展情况;

2)跟踪研究国内外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年度技术发展情况;

3)跟踪研究国内外充电基础设施及商业模式年度技术发展情况;

11. 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安全风险监测及故障预警规范

主要研究内容:

本项目研究包含电动汽车“运行过程”和“充电过程”两部分,主要研究内容为:

1)全寿命周期的电池系统的重要的安全风险(故障及性能衰退)类型、危害程度、表征参数及评估方法。

2) 重要安全风险的监测方法,适用的测试技术、测试精度与采样频率,制定相应的规范。

3) 应用大数据研究电池系统相关参数的风险阈值确定方法,提出安全预警等级相关的阈值建议。

4)在“运行过程”和“充电过程”中涉及到的测试项目、术语及定义、测试方法等相关内容尽量保持一致和统一。

5)电动汽车运行过程电池系统安全风险监测及故障预警规范团体标准编制

6)电动汽车充电过程电池系统安全风险监测及故障预警规范团体标准编制

12.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产品质量通用规范

主要研究内容:

1)对现有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的标准体系进行整理和归纳。

2)提出动力电池产品质量的通用技术要求总体框架,内容应涵盖安全性、可靠性、寿命、梯级利用、质量指标、尺寸公差(单体和模组)、气密性、环境适应性、安全监测与报警等重要内容。在确定技术指标时,要适当考虑不同用途车辆的差异性。

3)针对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提出量化及满足汽车工业质量标准的车用动力电池质量要求,涵盖动力电池主要的物理形态,如单体、模组与系统等层面的质量要求。

4)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产品质量通用规范团体标准编制

13.纯电动乘用车整车下落试验评价规范

主要研究内容:

1)通过调研和理论模拟,研究主要类型纯电动汽车用户实际可能遇到的驶过拱起路面而跃离地面跌落的状况,建立试验室环境下适用于产品研发与评价的整车下落试验规范,包括测试项目、测试工况、试验流程、测试设备、测试环境要求、数据处理、评价指标等内容。

2)应用规范开展涵盖主要类型纯电动乘用车的整车下落试验测试,测试验证并评价分析,提出规范推广应用措施。

3)电动汽车跌落后安全性要求团体标准编制

14. 纯电动乘用车底部抗碰撞能力要求及试验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

1)通过调研、理论模拟及现场模拟实验,选定几种典型路面凸起物(如形状、尺寸等),并确定底部碰撞/剐蹭工况(如车辆通过速度、方向等)。突起物类型应涉及对离地间隙和纵向通过半径的考核。观察研究底部碰撞后的后果及评价分析方法。

2) 制定适用于主要类型电动乘用车的产品研发与评价的试验规范,包括试验工况、测试项目、试验流程、数据处理、仪器安装与电池系统损伤评价方法等内容。

3)通过主要类型典型纯电动乘用车车型的试验,对规范合理性适用性进行验证,并对验证车型做评价分析,提出规范推广应用措施。

4)纯电动乘用车底部抗碰撞能力要求及试验方法团体标准编制

15. 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充电基础设施年度技术研究(2021年)

主要研究内容:

1)跟踪研究国内外动力电池年度技术发展情况;

2)跟踪研究国内外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年度技术发展情况;

3)跟踪研究国内外充电基础设施及商业模式年度技术发展情况;

 

以上如有合作需求可以随时联系我们!

联系人:gzm@sae-china.org

 



首页 联盟介绍成员单位技术委员会重点工作最新动态共享数据库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京ICP备13022631号-3
地址:北京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四层 邮编: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