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联盟单位登录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官网
所在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联盟动态

智驱未来・走进北大 —— 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峰会成功举办(附成果清单及简介)

发布时间:2025-09-25 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2025年9月25日,“智驱未来・走进北大——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峰会”在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顺利召开,来自60余家企业、40余家投资机构的100余位嘉宾齐聚,共探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嘉宾合影

本次活动由北大科技园、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成果评价及转化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校友青年CEO俱乐部、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北京大学科技创新校友会、北大光华汽车协会、北大国发院汽车行业协会、天津市宝坻区科学技术局协办,北大科技园·博雅大讲堂提供品牌支持。

活动现场

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德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李顺虎、北大科技园总裁史宇升、北大科技园副总裁陈畅、北大科技园副总裁莫健闻、北大科技园先锋加速器总经理王卓、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汽车协会秘书长张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部副部长刘国芳等出席活动。

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 刘德英

刘德英院长指出,北大双创学院是推动北大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引擎,统筹全校创新创业资源,通过顶层设计与资源整合,系统化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索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及教育模式,持续培养具有北大特色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充分发挥科创生态枢纽作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李顺虎

李顺虎副秘书长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价值”的系统工程。打通转化链条,破解转化难题,对于我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为加速汽车创新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学会成立“汽车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工作委员会”,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评价转化体系,优化创新生态,激发产业内生动力。

北大科技园副总裁 陈畅

陈畅副总裁表示,北大科技园作为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北京大学优势学科为核心依托,聚焦科研创新势能,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实验室、专利入股、授权转让等多元化路径,旨在将前沿成果高效转化为产业新动能,切实构筑起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桥梁。

激发科研活力,贯通产学研合作通道

上午的成果展示环节,四位北京大学科研团队代表围绕行业关键技术痛点,展示了多项具备产业化潜力的前沿技术成果,并就其创新理念与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阐述与交流。

从左往右依次为庞全全老师、朱飞博士、卢朓老师、夏仲禹博士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庞全全老师介绍了新型全固态锂硫电池技术,展示了新能源电池领域的突破性创新成果;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智能平行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总师陈斌老师团队的朱飞博士分享了CAD/CAE一体化技术与系统,构建面向产品设计快速迭代的设计仿真一体化系统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北太天元创始人卢朓老师介绍了通用型科学计算软件北太天元,为智能汽车软件提供国产自主计算支撑;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勇涛老师团队的夏仲禹博士分享了面向开放世界的智能驾驶与仿真前沿成果,展示了驾驶领域的车端感知与决策研究技术。

项目路演

下午的项目路演重点聚焦北京大学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及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包括脉冲视觉、一眸科技、炎黄国芯、云圣智能、恒引力科技、光庭人工智能、天基通信卫星星座以及第八代车灯“指芯”等项目,涵盖仿生视觉、低空网联、车路协同、AI+汽车软件等关键领域,系统化地构建了覆盖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矩阵。

 

以下为本次峰会交流成果清单:

  • 成果1:下一代高能、高安全储能材料与电池技术(新型全固态锂硫电池)

    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 成果2:CAD/CAE一体化技术与系统

    研究基于曲面细分的全离散几何表示方法、基于AI的实时高精度仿真等关键技术,构建面向产品设计快速迭代的设计仿真一体化系统,打破CAD、CAE流程孤岛,显著提升产品研发效率。

  • 成果3:北太天元:国产科学计算软件,驱动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国产科学计算软件,致力于打破国外垄断,为汽车产业提供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

  • 成果4:面向开放世界的智能驾驶与仿真前沿成果展示

    结合理解、重建和生成前沿技术,得到多样、真实、可控的仿真情景,涵盖智能驾驶领域的车端感知与决策、面向开放世界的通用视觉以及驾驶场景生成与仿真。

  • 企业1:脉冲视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以脉冲连续成像技术为核心,针对超高速、高灵敏等视觉应用场景,研制出了超高速视觉芯片、相机和具身视觉芯片,正在研制面向智能驾驶和智能交通的超高动态芯片。

  • 企业2: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以"低空+人工智能"为核心,以四维全息实景地图、工业无人机、全自动机场、地面机器人、物联网云平台为载体,融合多元传感器,为行业级用户提供“机、网、云”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 企业3:一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通过多模态感知技术实时识别人类情绪、状态、情感,为开发者提供云、边、端产品形态以及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与服务,可深度应用于具身智能、教育、精神健康、出行安全、AI面试等众多领域。

  • 企业4:北京光庭人工智能软件有限公司

    探索AI+汽车软件工程的第二增长曲线。核心产品AI+超级软件工场,通过AI来升级汽车软件工程,做AI在智能座舱软件、智能驾驶软件领域的领军者。

  • 企业5:恒引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于AI智能体在网联智能装备创新,依托自研的车路云空“可信边缘智能体平台”,为自动驾驶、低空无人机、具身机器人提供高可信的边缘AI智能体解决方案。

  • 企业6:天基通信卫星星座

    星地融合低轨卫星窄带网络在移动通信、物联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个人移动通信、电力物联网、应急救灾、航空航海移动通信等。正在布局通信卫星在汽车通信和自动驾驶领域。

  • 企业7:北京炎黄国芯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高可靠、高性能、自主可控电源管理芯片,主要产品包括线性稳压器、开关稳压器、电机驱动、功率器件、集成功率模块等,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新能源、工业、电网、5G、IoT等市场。

 

  • 企业8:第八代车灯"指芯"

    采用芯片的一次光学设计来替代传统的LED+透镜技术路线,具有省掉透镜、成本低、重量轻、体积小、安装简单、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等优点。

 

项目联系人:

刘老师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18822001719

宋老师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18301912025

融合共创

 

科技成果评价及转化工作委员会旨在搭建高校院所、企业、投资机构、产业园区等产业资源的协同创新生态,建立汽车科技成果挖掘、评价、转化、推广机制,提高汽车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发挥学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牵引作用,助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汽车强国建设。

 

作者 | 宋   欣

审核 | 刘国芳

编辑 | 李   冰

(0)

首页 联盟介绍成员单位技术委员会重点工作最新动态共享数据库联系我们横幅广告位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京ICP备13022631号-3
地址:北京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四层 邮编: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