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联盟单位登录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官网
所在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联盟动态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充电设施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4-03-27 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已启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修订工作。路线图3.0立足汽车产业变革新视角,提出“1+5+X”的研究框架,设置1个产业总体研究,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智能网联技术、共性支撑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5个技术群研究,以及26个专题研究。“1+5+X”研究框架将迎合产业技术发展新形势、新变化、新需求,引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3.0旨在提出面向2040年构建新型汽车强国产业生态的顶层设计和行动计划,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指引,2025年上半年正式出版发行。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担了节能技术群、新能源技术群、共性支撑技术群部分专题研究工作。

“车能互动与充电基础设施”专题(以下简称“充电专题”)为新能源技术群四个专题之一,技术群组长由欧阳明高院士牵头,充电专题组长由普天新能源原首席专家邵浙海担任,6位副组长分别为中电联副秘书长刘永东、中科院电工所电力电子研究室主任王丽芳、清华大学教授王贺武、东南大学教授黄学良、中汽中心首席科学家王芳、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亓峰,根据路线图研究需求已邀请行业、高校、企业等专家100余位。充电专题下设5大技术领域:智能充电技术领域、车能互动技术领域、安全与监测技术领域、云平台大数据技术领域和应用场景融合技术领域,并将技术领域设置26个关键技术研究方向。充电专题主要制定2025-2040年近中远期发展目标,提出发展愿景、技术路径、里程碑目标,以及政策支撑研究与行动建议等。为了确保充电专题相关工作开展,专题组邀请行业典型企业作为各领域支撑单位,五个支撑领域企业负责人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充电网络业务部副总裁彭鹏、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穆晓鹏、中石油昆仑网联电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薛国星、星星充电联合创始人郑隽一。

路线图3.0充电专题研讨会专家合影

2024年3月26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路线图3.0充电专题研讨会在深圳华为安托山基地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线上)、华为数字能源副总裁张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立金、充电专题组组长邵浙海、王丽芳、黄学良、王贺武、王芳等,以及来自行业、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150余位专家及企业代表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会期一天,充电专题各技术领域工作方案研讨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立金主持,大功率充电专题研讨会由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充电网络业务部副总裁彭鹏主持。

 

赵立金副秘书长首先介绍了会议背景,他指出充电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重要能源保障,我国积极布局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已形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但着眼未来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我国充换电产业尤其是私人充电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充电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像大功率充电、交通能源融合和车能协同发展等行业热点问题,需要行业共同探讨解决。接着介绍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编制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并对行业各位专家对学会路线图3.0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立金发言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线上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演讲。欧阳明高院士指出充电基础设施逐渐从单一的补能设施转化为带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保障,成为行业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充电技术更新迭代较快,大功率充电特别是超级充电成为行业的热点话题,超级充电对电网、电池、整车等影响较大,需做好协同,并充分考虑充电安全等问题。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不仅需要解决好相关技术问题,还需要在政策及电力改革等方面做好协调。欧阳院士希望充电专题组各位专家做好充电相关问题讨论,制定出符合行业发展的路线图技术、指标及参数。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致辞发言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峰在会上表示低碳化和数字化依然是未来两大确定性的发展趋势,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华为数字能源会继续坚持交通电动化和新能源变革的路线不动摇。当前需要“加快建设以超、快充为主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新能源汽车与新型电力系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并提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网主要包含四大场景:城际出行充电场景,专用场站充电场景,城市公共充电场景和驻地充电场景。他提出,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目标网,存在四大重要发展趋势:趋势一:超充需求从单场景向多场景渗透。趋势二:日益强化的极致安全可靠需求。趋势三:光储充融合,构筑电网友好型充电网络。趋势四:车、桩、网融合发展,充电网络迈入全面智能化。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峰致辞发言

充电专题组组长邵浙海介绍了路线图3.0充电专题研究方案。包括:梳理产业技术现状、研究目标、重点研究内容,提出技术架构图,前瞻性地研判提出面向2040年的发展愿景、目标、里程碑,制定技术路线图。充电设施技术构架分从“智能充电-基础技术、车能互动-共性技术-安全检测-专用技术-云平台大数据-支撑技术、场景融合-应用技术”共涵盖5大关键技术领域,涉及26项共性关键技术。将主要采用调研走访、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研讨、建模分析、文献专利检索等方式方法开展研究,计划于2024年6-8月完成专题技术路线图编制。

邵浙海邵总介绍充电专题组整体研究方案

根据充电专题总体研究目标,本次研讨会分从智能充电、车能互动、安全监测、云平台大数据和应用场景融合五大技术领域深化研究。主要针对以下六部分内容进行介绍讨论:技术领域研究框架、技术现状梳理及调研需求、技术发展趋势及问题挑战、重点研究内容、面向2040发展愿景目标拟定及关键难点重点问题的讨论。要求各领域充分凝聚行业共识和专家们的真知卓识。注重专题技术框架全面性、系统性思考,关键领域间内在支撑衔接关系,新兴技术在车能互动方向的应用需求,提炼共性关键技术,做好前瞻技术、颠覆性技术对产业发展巨大影响力的洞悉。对车能互动基础设施路线图下一步研究工作重点提出了指导要求。

王丽芳老师介绍 “智能充电技术领域”研究方案

 

黄学良老师介绍“车能互动技术领域”研究方案

王贺武老师介绍“安全监测技术领域”研究方案

傅晶总介绍“云平台大数据技术领域”研究方案

王芳总介绍“应用场景融合技术领域”研究方案

每个技术领域介绍完之后,与会专家对研究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达成相关共识,确定了各技术领域的研究思路及方向,为以后路线图3.0充电专题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欧阳明高院士在充电专题研讨会的总结中指出,充电设施性能不断提升,但是还不够智能化,特别是满足车网互动的智能型充电设施较少,充电安全问题需要行业关注。车网互动规模化推进涉及行业多,利益难以短时间内做到均衡,可以考虑从下到上、从易到难、由线到面,结合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循序推进。

下午会议围绕“大功率充电相关问题”展开研讨,由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充电网络业务部副总裁彭鹏主持。他对大功率充电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及华为全液冷超充解决方案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分享,让专家们更全面地理解和认识全液冷超充的发展前景。

彭鹏总介绍“华为大功率充电解决方案及案例”

与会专家对大功率充电相关话题进行了讨论,重点对大功率充电成本、大功率技术路线、大功率充电模块配置、大功率适用场景、大功率未来发展趋势等,展开了详尽的讨论。

充电设施专题组组长邵浙海在大功率充电技术研讨会的总结中指出华为全液冷大功率充电理念及网络布局,面向电动汽车用户对于快速补电的需求,其整体解决方案具有系统性、引领性,符合大功率充电相关产业发展需求。大功率充电特别是超级充电,得到全行业热切关注,充电专题组将在后续工作中,广泛听取行业建议,把大功率充电相关技术路线、适用场景、安全性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论证清楚,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会后,与会专家们还一同参观了深圳“超充之城”在福田区委内的典型样板站,针对“光储超充一体化”的实践应用进行了现场研讨。

与会专家参观福田区委“光储超充一体化”样板点

 

 


 

电动汽车联盟承担了路线图3.0节能技术群高效动力、低碳零碳、整车节能三个专题,新能源技术群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充电基础设施三个专题,共性支撑技术群智能底盘、电子电气架构、汽车芯片三个专题,如果相关单位和专家想参与路线图研究工作,请联系相关专题的组织保障员。

 

 

(0)

首页 联盟介绍成员单位技术委员会重点工作最新动态共享数据库联系我们横幅广告位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京ICP备13022631号-3
地址:北京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四层 邮编: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