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2019年工作会议及安全标准专题研讨会在广州成功召开。会议由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王秉刚先生主持会议,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动力电池企业专家、联盟单位代表及联盟秘书处近60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联盟秘书长侯福深介绍会议背景,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明辉致欢迎辞。侯福深秘书长指出,电动汽车联盟在成立的九年中,始终秉承“为联盟单位搭好平台做好服务”的宗旨,聚力创新,在推动我国电动汽车技术进步开展了系列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联盟在新形势下将竭尽所能发挥更大的平台作用,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政策研究、跨界协同、国际交流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为联盟单位及行业相关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希望联盟技术专家及联盟企业代表积极地建言献策,共同讨论和决策联盟未来发展的技术方向。
图 1 会议现场
28日上午,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2019年工作会议
会议期间,联盟副秘书长赵立金针对2019年联盟开展的重要工作及2020年工作计划进行了详细汇报。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联盟共性技术课题承担单位分别对《电动汽车高电压平台技术研究及评估》、《国内外纯电动汽车能耗综合水平测试评价》、《电动乘用车剩余里程准确度评价试验方法》、《后补贴时代电动汽车产品技术方案及市场需求研究》等课题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联盟技术专家委针对各课题当前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建议和要求。
图 2 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工作会代表合影
28日下午,电动汽车安全标准专题研讨会
安全技术是电动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技术发展,标准先行”,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标准的引领,联盟高度关注电动汽车安全标准研究工作,现已发布9项电动汽车消防安全团体标准,下一阶段工作中,联盟也将继续围绕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安全开展相关标准研究工作。经过前期的调研和征求意见,联盟凝练出一批预立项的电动汽车安全标准课题。会上,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联盟单位代表,来自东风日产、广汽新能源、比亚迪汽车、蔚来汽车、中汽中心、宁德时代、合肥国轩、天津力神、特来电、奥动新能源及开迈斯新能源等整车及动力电池企业的技术专家,针对8项电动汽车安全标准课题的必要性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最终确定启动4项电动汽车安全标准课题的研究工作。会后,联盟秘书处将进一步完善课题指南,在行业内公开征集课题牵头单位和参与,尽快立项启动相关研究工作。
29日上午,参观活动
参会代表参观了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部、电子电器测试、嵌入式(硬件)等实验室,进行了小鹏G3电动汽车试乘试驾,近距离了解了小鹏汽车P7新产品。
图3 参会代表参观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此次技术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及电动汽车安全标准专题研讨会的成功召开,既是对联盟2019年度工作的系统总结,也是对联盟下一阶段工作内容的讨论部署,对指导联盟未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下一阶段中,联盟将不断加强组织运行和管理机制的建设,强化整车企业的引领作用,协同关键零部件企业和科研院校的创新能力,聚焦电动汽车安全技术及标准研究,围绕新能源汽车与交通和能源的融合发展,发挥联盟平台的桥梁作用,为联盟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
延伸阅读: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介绍
01 联盟成立背景
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于2010年,是科技部正式批准的试点联盟之一,在过去的九年中,联盟始终坚持“立足自主、合作创新、互惠共赢”的工作宗旨,以攻克下一代纯电动汽车低能耗关键技术,提升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完善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推动联盟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学术交流和组织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联盟建立了可持续联合研发共同投入机制,推进了关键共性产品的技术创新;组建了整车-关键零部件-研究机构及高校合作研发模式,促进了产业化发展;以项目成果为基础,搭建了资源共享和跨行业合作研究平台,实现了成果共享。实践证明:联盟能够成为整合研发资源,引导要素集聚,提高研发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加快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模式之一,将成为产业创新的主力军。
02 联盟成员单位
目前,联盟共有成员单位30家,包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南京奥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京ICP备13022631号-3
地址:北京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四层 邮编: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