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团体标准预研启动会已于2022年9月份召开,宁德时代、吉阳智能等14家电池企业、装备企业、软件企业和高校作为发起单位,制定了《动力电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草案初稿。
2023年2月28日,动力电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技术交流会在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成功举办。来自国际汽车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国汽战略院)、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阳智能)、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湾技研)、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达索系统中国-达索析统(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广东省汽车工程学会等近30位代表出席交流会。本次交流会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电动汽车联盟)和巨湾技研共同承办的。
国汽战略院研究员赵宇龙作为主持人首先介绍了交流会的背景以及参会嘉宾,巨湾技研副总裁李陈致欢迎词并介绍公司概况,吉阳智能标准化经理黄持伟介绍了评估方法修改过程,清华大学孔祥栋博士分享了动力电池智能制造方面大数据AI应用技术,接下来,与会专家针对动力电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的模型、关键活动、成熟度要求、评估方法等进行了讨论。广东省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周玉山博士也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我国仅电芯环节规划项目40余个,规划总产能超1.2TWh,规划投资4300亿元。电池厂要想保质保量按时交付,就得突破质量、成本和效率的瓶颈。为了突破这三个瓶颈,动力电池企业采用自动化、数字化手段全面提高产品品质,从前期的数字仿真,到生产的过程控制,再到最后用户的大数据应用,全面提升动力电池企业智能制造能力。基于对智能制造能力评估的技术要求,从人员、技术、资源、制造四个维度,能力要素、能力域、能力子域三个层面构建动力电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针对电池制造企业智能基础要素状态、感知计算能力和智能功能布局三方面功能实现的程度,将电池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能力分为五个级别,自低向高分别为一级(规划级)、二级(规范级)、三级(集成级)、四级(优化级)和五级(引领级),并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制定适用于动力电池制造企业的评估办法。
作为电动汽车联盟会员,巨湾技研协助承办了此次交流会。巨湾技研是超快充电池技术引领者,用于极速电池电芯和下一代新型储能器件及PACK集成系统研发和生产的广州总部基地将于2023年底建成投产,产能达8GWh。
会议现场: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京ICP备13022631号-3
地址:北京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四层 邮编: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